以国内生产总值 (GDP) 衡量,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给民众带来经济改善,并不一定能改善民众的生活条件。事实上,增长成果的分配可能并不平等,同样的国民收入增长并不会以同样的方式改善每个人的生活。因此,法国国家统计局 (INSEE) 开展的研究开发了一个货币幸福感指标,称为“感觉 GDP”,该指标以货币等价形式衡量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贡献的全国平均水平。它提供了与GDP衡量标准截然不同的回顾视角。因此,在美国,GDP在1978年至2020年期间增长了两倍,但感觉GDP却停滞了。欧美人均GDP差距不 荷兰 Whatsapp 数据 断扩大,但人均可感知GDP差距不断缩小,丹麦、瑞典、芬兰、法国等国家甚至超越美国。以感知的GDP增长来衡量,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也更长,可达十年,而传统的增长衡量标准则是一两年。这项研究将来可以扩展到幸福感的其他非金钱维度,例如年龄、健康、社会关系或休闲。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衡量的增长并不一定反映出我们的同胞所感受到的生活条件的改善。 GDP的发明者西蒙·库兹涅茨本人在1934年就曾警告说:“国民收入的衡量标准很难用来评估一个国家的福祉。 ”然而,GDP是衡量国家财富最受讨论和使用最多的指标。
十年前,随着斯蒂格利茨、森、菲图西委员会对经济绩效和社会进步的衡量工作,这个问题再次成为法国公众辩论的焦点。委员会在报告中判断,由于过度或不当使用GDP,“那些试图引导我们的经济或社会的人,就像没有可靠罗盘而试图掌舵的飞行员一样。 ”她呼吁从注重生产的测量体系转向注重衡量福祉及其可持续性的方法。这些建议与 Jean Gadrey、Florence Jany-Catrice 和 Dominique Méda 等学术研究的结论一致。